选医药股票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吗

2018-09-1319:37:59 11 5,146 views

好几年前,我思考投资方向时,就在想假如将眼光放到10年、20年甚至30年后,什么才是最确定的呢?

高科技很好,但是,变化太快,诺基亚、摩托罗拉说倒就倒,风光一时的思科、联想好像也已经没那么牛了,那势头正盛的华为、小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的成长边界在哪里?又可以延续多长时间呢,我不能确定。

房地产,万科、碧桂园、中国恒大、保底地产等等,如日中天,但国家老是要调控地产,万一碰上象香港、日本经历过的地产崩盘怎么办?何况中国搞计划生育,以后的人口越来越少,而现在有几套房的人很多,再过20年,会不会到处都是房子没人住了?假如房地产不行了,那做空调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和青岛海尔等,会不会也不行了?

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是不错,但我不喜欢喝酒,听说现在年轻人喜欢喝酒的也不多了,查酒驾严了,国家控制公务接待支出、酒也不能喝了。

这么多不确定,那什么才是最确定的呢?这时候我看到了几个数字:中国人口的生育高峰在六七十年代,而一个人一辈子60%的支出是在医疗上,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又都发生在60岁之后。那按此推算,2020年前后,中国将进入老年化的高峰,随之而来的必然就是医药消费的高峰,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这个医药消费的高峰有可能延续三四十年。同时,医疗条件越好,人的寿命就越长,命越长,在医疗保健上的花销就越多,而人们的经济条件越好,愿意花,并且能够在医疗保健上花的钱就越多,市场就越大。还有一个,现在中国的医药行业暂时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再过几十年,难保不会象其他行业一样实现超越,那么,我们要面对的就是更庞大的全球市场了。

我的天啊,我发现宝藏了,保健医疗,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刚需,医药股,不就是未来铁定要涨的股票吗?在一个铁定要辉煌的行业中寻找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公司,那不就是一个最佳的投资策略吗?

在医药股中,有很多个不同的分支,哪一个的确定性高呢?

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喜欢做创新药,业绩很好,口碑也不错,但新药研发的风险太大,即使做出来了,市场有多大?对手有多强?利润有多高?不知道。研报上说的都是好的,但谁知道最后有几分是能成真的?我这人脑笨,很多药连药名都记不住,就不要说分析了,看起来不是我的菜。海正药业、华海药业等的仿制药做得不错,但仿制药的门槛相对低得多,很容易陷入价格战,也不好。科伦药业做大输液的,但据说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政策开始对此有限制,前景也有些不确定。

于是我将目标锁定在两个自以为确定性比较高的领域:中药和医药商业。

首先是中药,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同仁堂、片仔癀等都先后涉足。老产品,不需要很大的研发投入,又有独家配方,国家保护,还有强品牌支撑,带消费品属性,老年人用量大,消费升级的首选。非常完美!然后就是天士力、以岭药业等现代中药领军企业,尤其是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还在冲击美国FDA,看势头已经十拿九稳了,简直就是代表中药未来发展方向的领军企业,也被我收入囊中。

选择医药商业是由于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一个观点:医药工业品可能会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国内的产品,说质量不如欧美,说价格不如印度,假如真的开放了市场,前景难料),但在医药商业领域,由于国内独有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背景,外资基本没有什么优势,未来一定是国内企业的天下。国药控股、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九州通等行业巨头加上广州医药(白云山)、华东医药、柳州医药等区域性龙头已经基本垄断了市场,行业格局基本上已经稳了,并且,不管医药工业领域遭受怎么样的冲击和变革,药始终需要通过这些商业公司流向终端,他们真正掌控着医药销售的渠道。最终,我选择了据说拥有国企的资源、民企的机制,效率高业绩好的国药一致,并且,买的是价格更低的B股,一致B。后来还在朋友的带动下买了一些上海医药。

当然,在医药股中,还少不了我最喜欢的康美药业。这个企业简直就是中药和医药商业的完美结合。中药饮片老大,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小包装饮片和智慧药房的开创者,上游向中药材种植和贸易延伸,控制国内几大中药材交易市场,下游通过医院、智慧药房、药店和电商等涉足C端,同时,还利用渠道优势大规模开展药品和医疗器械贸易,实现大健康产业生态的完美布局。盈利能力强,又有很强的进取欲望,发展空间无限。

以上,就是我过去几年选择和投资医药股的基本思路了。现在回头再看,虽然象康美药业等股票也带给我不错的回报,但对比一下那些被我因为不确定性而放弃的股票,却实在有点黯然失色了。 问题出在哪里?我当初的分析哪里有偏差?选择医药股是一个错误吗?

这几天医药股大崩盘,那些曾经的牛股如云南白药、东阿阿胶、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白云山等都在冲高后大幅回落,康美药业仍在顽强抵抗,而最惨的一致B和2015年的高点相比股价已被腰斩。或者,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的投资策略了。

在那些被我放弃的股票中,我是重视了他们的不确定性,但却忽视了他们经营中很多确定性的因素。例如腾讯、阿里超强的平台属性,使他门具有很大的延伸空间;茅台的强品牌以及消费中的面子需求,使茅台一直供不应求;华为、恒瑞医药等企业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领先的布局,使他们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所谓的新产品研发风险,在项目足够多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整体上被平衡和弱化,而主要体现除企业的研发实力与方向;房地产市场这么多年越调越高,龙头企业也越做越大了。在对企业的未来做出预测时,需要把握其发展的核心逻辑以及其所需的背景支持,就这点来说,我的认知还远不到位。

一般人去走钢丝,不摔下来的万中无一,但对杂技演员来说确实如履平地。很多我们看上去很不确定的东西,在行内人士看来却是板上钉钉,十拿九稳。这里面有自己能力的欠缺和思维的局限,也有自己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缺乏有效的学习、分析恰当的投资策略的原因。错过了,也只能怪自己了。

而在我选择医药股的时候,那些我自以为重要的确定性因素真的都没有变,但是我又忽略了医药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政策不确定因素,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医保政策、新药审批、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带量采购、医院零加成、药房托管、医药延伸服务、互联网医疗等政策的调整,使每一个医药企业都面临着很大的冲击,整个医药产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行业的竞争格局在政策的引导下被不断重构,从而使医药股实际上处于比其他行业更大的波动和起伏中。国药一致、上海医药这两年发展的迟滞,很大程度上与此相关。

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原有的发展模式遇到瓶颈,需要新的突破才能再次腾飞,但这种新的突破意味着他们要走出舒适区,无疑会增加不确定性。而象同仁堂这样的,没有大的改革,但安于现状,不追求高成长,也不做大的冒险,依靠强力品牌和口碑,这么多年倒也走得稳稳当当。天士力的发展就不太顺当,复方丹参滴丸的FDA似乎陷入停顿,远远没有管理层当初宣扬的那么顺当,预期中的大概率事件迟迟没能发生,而天士力整个企业的发展中心实际上已经从现代中药转移到了生物药,企业的发展逻辑已经变化了。

另外,在投资医药商业股(主要是指批发类)之前,我也忽略了一点,由于医院拖欠货款严重,所以几乎所有医药商业股的经营性现金流都不好,并且是发展越快的企业,现金流就越差,例如瑞康医药就是这样的典型。而象天士力和云南白药这样的本身是医药工业类企业,但却又涉足医药分销的企业的报表上,也同样反映出现金流不佳的问题。这使得医药商业企业成了现金的黑洞。重资产、周转慢、毛利低,从商业模式以及产业链地位上说,都说明这一环节的企业是比较弱势的,也是为什么白云山收购广州医药时不被看好的原因。康美药业虽然也做医药贸易,可毛利高达30%,并且大多是在医院收购、药房托管或者供应链延伸等状态下去做的,对医院的影响力更大,回款也比较快,情况才相对比较好一些。

我问自己,如果能提前预见到这许多的行业剧变,我还会投资这些医药股吗?大概率是不会了。

康美药业之所以能稳定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扶持有关,中药饮片成为唯一保留了15%的药物,同时,在药品贸易中提前实施两票制,智慧药房等也因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而得到国家的鼓励,而全生态推进的发展模式,又为康美在争取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机会上贡献良多。可以说,康美在这一场变革中占尽了先机,但这些因素,在我当初选择康美药业的时候,也是没有考虑到的。他的这种发展态势,或许是康美药业自身的策略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下发展的必然结果,管理团队的进取、应变和执行力也没有让我失望,但不得不承认,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有很多运气成分了。

投资的过程中有太多的想不到了,即使非常努力地去追求确定性,但限于自己的能力和局限,自己所做的判断未必是对的,同时还有很多意料之外的因素会影响到最后的成败。在股市呆的时间越长,就越不敢做很绝对的判断,一切都留有余地为好。

但人在股市中生存,又不能没有自己的判断,对也好,错也好,总要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操作,在不断的得失成败中磨练和提高。

人虽然不能预知所有因素,但当初你确认的东西,将成为投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支撑,做的次数多了,运气因素就会被抵消,最终结果体现的始终是自己的能力、策略与心态。

医改是大势所趋,但他并非是要让产业中的所有企业都没有利润,而只是要挤干里面的水分,老年化带来的医药需求始终都在,最终有竞争力的企业仍会获得自己足够的生存空间,并且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只不过中间要承受更多的煎熬而已。而象康美药业这种总是能走在政策前面的企业,他的成功或许是由更多内在的因素在推动,轻易不能放弃。

  • 特别声明:本文由 股票学习网 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文章链接:https://www.gupjy.com/312.html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11   其中:访客  0   博主  0

    • 恒瑞医药(600276) 9

      坚持认为医药需要阶段性回避了,从最佳的投资视角来看,医药股不是现在最佳的选择,那些一直重仓持有医药股的死多头们看到我这样的表态肯定会跳出来喷,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重仓的个股总是被唱空!

      • 恒瑞医药(600276) 9

        按照估值预测,今天如果跌停,可以接货了,毕竟公司的基本面还是很优秀,国内创新药带头大哥,中国需要一家这样的医药公司,中国人民更需要一家这样的医药公司,我也很需要一家这样的医药公司。

        • 凯莱英(002821) 9

          带量采购的政策利好凯莱英!其中一年一投标还要带大量产能是最大问题!贵重厂房设备投入使用了!结果第二年大幅压价竞销或者退出!企业直接傻了!所以很多企业中标后会产能不足,如果自己建产能,过两年竞争者多了销量下降,产能会闲置!最好的办法是委托凯莱英这样的企业生产药品!

          • 恒瑞医药(600276) 9

            做股票的各种基金经理、大v都是非常聪明的,你所知道的、不知道的所有信息他们都早就知道了,一切都已经反应在股价上了,所以在任何点位买入一只股票能赚钱的概率其实和抛硬币差不多~怎么才能赚钱?那就是低于实际价值的股票,赚情绪波动的钱~

            • 恒瑞医药(600276) 9

              尽管医药股又跌了很多,但劝大家不要盲目抄底。整个行业的格局正在大变动,很多药企的长期投资逻辑已经发生改变,有些可能跌着跌着能跌没了,现在这点跌幅可能只是前菜。我也想抄医药股的底,但我只会盯着创新药龙头,大部分估值仍高,基本面仍有不确定的因素,若因此错过了不遗憾,投资要的是确定性。只有估值相当吸引,已经把中期负面预期全部price in之后,我才会动手,现在暂时还是眼看手不动。

              • 恒瑞医药(600276) 9

                曾经我在想为什么自己最喜欢投医药公司,后面得出结论是因为,医药公司兼备科技公司(因为要不断创新和研发)和消费公司于一身,因此牛市时具备进攻能力能跑赢市场,熊市也能比大多数行业跌得少,因为消费的属性注定是没周期限制的,最后依靠长期持有能穿越牛熊。而结合恒瑞、石药、中生制药,或者康美药业的长年走势也是如此吻合,同时外国时间更长久的宇宙第一药厂辉瑞、诺华、阿斯利康等等大药企的历史走势也证实这一点。

                • 恒瑞医药(600276) 9

                  站在年初看,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很大,股市处于熊市中,今年选择医药股应该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事实上上半年也还不错。但是国内机构一个很恶心的做法是,太喜欢抱团投机,搞的一些股票泡沫很大。事实上,上半年医药行业的整体业绩是不错的,如果机构们都理性一些,就不会波动这么激烈了。另外,站在全年看,今年确实是很惨的一年,其他行业也好不到哪里去。你的题目是谈更长周期的选择问题,呵呵,我就仅今年谈下我的观点。

                  • 复星医药(02196) 9

                    医药行业确定是朝阳行业,但是各种细分领域太多,非专业人士很难判断,即使行业内人员也确定不了,投资医药指数是不是能规避很多风险。不要追求过高收益,能跑赢大盘应该没问题。

                    • 复星医药(02196) 9

                      我谈谈集中采购对复星医药的影响,最极端的情况利润率降为10%左右,但大家有没有算过复星医药的制药部分的利润率也只是10%左右(复星2017年总收入180多亿,其中医疗服务20亿,医疗仪器多算它30多亿,那么制药的收入130多亿,利润31多亿,其中国药控股14多亿,医疗服务2.5亿左右,医疗仪器2.5亿,那么制药12亿,那么它制药部分的利润率不够10个点,以后药品的收益越来越集中在一些公司,去年中国的药品的收入为16000亿左右,以后算仿制药10000亿,复星医药占2个点都有200亿收入,20亿利润,还不算复宏的生物药收入,医院收入,和睦家收入(目前和睦家的利润为负的),国药控股收入,印度的仿制药的收入等等)

                      • 恒瑞医药(600276) 9

                        带量采购实际上利好老百姓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应该是政府不遗余力推动医疗市场不断向老百姓降价让利的过程,现在中国的老龄化人口越来越多,吃药看病治病尤其是现在的癌症病人越来越多,高昂的价格确实让很多的老百姓入不敷出,再加上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将房地产搞得如火如荼,好多家庭拿出一辈子(六个钱包)的积蓄买房甚至当房奴,看病治病却成了一种奢望,尤其是癌症患者一旦确诊是癌,估计得掂量掂量自己钱包的厚度。所以国家的带量采购政策也是为了缓解老百姓治病难,尽量减少百姓的费用,其实这也是一种进步。反过来对药企而言,减少了一些销售渠道的费用,可以让药企去生产更好的药品,研发出对症的药品,实际上对优秀的药企是个利好,因为带量采购可以对医药市场进行一次大洗牌,质量差、研发不够的药企恐怕会渐渐没落,而优质药企只会脱颖而出、越做越大,市场占有会逐步趋于垄断。

                        • 恒瑞医药(600276) 9

                          股市搞成这样底,房价却出奇的高,物价涨得够快。老百姓看病难,不简单是什么药厂出厂价格的问题,是医疗系统资源分配极为不均,公共资源私用,浪费,效率低下,仅仅降点药价就能解决问题,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