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初年中小资管机构的困局

2020-05-2711:45:30 发表评论 1,051 views

话说东晋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之初,有两股势力,一股是“北方贵族”,占比51%;一股是“南方士族”,占比49%。其实“南方士族”更有钱有势,他们并非不想占大头儿,而是因为当时的礼法不允许。东晋的皇上,必须姓司马!这就为日后的争斗,埋下了隐患。

“北方贵族”的代表,是琅琊王氏。首推“王导”拜了相,出任总经理;又有“王敦”,掌兵权,出任副总经理,分管市场。”南方士族”当然不乐意了!什么大官儿都让你们占去了!还把我这个二股东放在眼里么?两下里吵来吵去,最后将“督察长”这一要职给了南方代表“周玘”,并赋予他对大政国策的一票否决权。

公司就这么开张了!

后世很多人对“王导”的管理能力评价不高,说他外不能北伐中原,开疆扩土;内不能震慑各方势力,纵容了内斗。但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时公募牌照已经放开,群雄并起,五胡十六国林立,早就不是基金公司躺着赚钱的时代了!“王导”本想先依赖“北方贵族”的势力,站稳脚跟,但“北方贵族”觉得这个国家又不全是我的,付出100%的努力,收获51%的回报,不值得啊不值得,故而明里支持,暗中推诿。“王导”又向“南方士族”寻求协助,想另辟蹊径,在QFII、RQFII、QDII上合作发力,但“南方士族”既然在朝廷内没有决策权,自然不放心将身家托付出来,故而新业务虽然年年写入规划,但进展缓慢。最后没办法,“王导”只好从市场上招募了大量“流民帅”!

何谓“流民帅”呢?是不仅自身骁勇善战,还能带来一小波队伍的人。可是这样的能人,跟谁不是跟?“王导”为了笼络他们,自然要许一些好处。可是国之初建,财政捉襟见肘,有什么能打动人心的好处呢?最后只好许以 “事业部”,允许“流民帅”们圈地自治,凡征略所得,与国家分成。

这下子国内势力变成了三股,“北方贵族”,“南方士族”和“流民帅”们。

东晋初年的日子虽然艰难,但也能年年难过年年过,谁料一场泼天的大牛市悄然而至!

建武十四年,有“流民帅”尝试推出“分级产品”,此产品只要找到一成劣后投资者,就能立刻配到九成银行资金。规模增长飞快。且在牛市之中,劣后投资者的收益,往往轻松翻番。能从产品超额收益中提取激励的“流民帅”们一时富得流油。其他“流民帅”一见,纷纷效仿!

初时,劣后投资者还只限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私募基金和豪族大户,但渐渐地就扩张到没有分辨能力的普通百姓。为了实现更高的分级比例,各种精巧的嵌套手段也被接连发明出来。可谁料想建武十五年六月,行情急转直下,“分级产品”纷纷触及平仓线,被迫卖出,市场踩踏成风,一时哀鸿遍野。

“王导”因纵容“流民帅”不顾风险,贸然出战而饱受诟病。副总经理王敦遂在“北方贵族”的支持下趁势夺权。

“北方贵族”之所以舍“王导”,而支持“王敦”,据说是因为“王敦”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当年可是北方的销售之王,就算不靠“流民帅”,也能让公司规模快速上量。

但“王敦”雄赳赳,气昂昂走马上任后,很快尴尬了!他以前在“王导”手下,确实是收着干的,可如今拼了干,靠着东晋公司连年亏损,业绩忽上忽下的成绩单,怎么也挤不进大行的白名单,搭不上互联网的顺风车。

对于销售来说,平台实力往往比个人能力更重要……

但“北方贵族”盯得紧,“南方士族”已闹翻,“流民帅”们又离心离德,“王敦”在四面楚歌下,终于逮到一根救命稻草——结构化发行!凭着他干投行出身的老关系,找到市场化发债有困难的企业,以通道的身份介入,钱也不用操心,投资也不用操心,平素里只要公司的交易员帮着借借钱,维持一下杠杆就好。

“王敦”本来喜不自胜,以为开创了业务新方向,可督察长“周玘”却对此投了反对票。但“王敦”据理力争,公司成立已近三年,不要说北伐中原,连扭亏为盈都没能做到,如此束手束脚,岂非坐以待毙?再说建武十六年,做结构化发行的又不只是东晋一家,你看“前秦”不就靠着通道业务,弯道超车,迅速崛起了么?

“周玘”争辩不过,气得暂离东晋,回家养病。

“王敦”藉此空隙,大力发展新业务,不肖半年,规模远胜王导执政时期,公司竟实现盈利了!这下子“北方贵族”尝到了甜头,动了收购“南方士族”股份,独霸东晋之心。可就在年底,市场突然钱荒,杠杆青黄不接。别说“结构化发行产品”里低评级的信用债,就是AAA的信用债也借不到钱了!“王敦”哪里懂这些业务细节,连忙召集“流民帅”来商讨对策,可“流民帅”自公司取消“事业部”,转型“通道”,有本事的已走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要么是碌碌无为,要么是滑不留手。还没等有什么主意,产品已经爆仓了!

经此一役,东晋声名狼藉!“王敦”急火攻心,暴毙而亡。

此时,再想找个人来执掌相位,竟都没人肯了!“北方贵族”无奈,只好同意“南方士族”的意见,劝说“周玘”暂代相位。一直边缘化的“周玘”瞬间成了东晋的真正核心,立刻马不停蹄整顿业务。“周玘”学法律出身,最是讨厌钻政策空子的通道业务,加之建武十七年十一月,《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周玘”趁势将“王敦”时期的所有业务梳理了一遍,从严从紧,规模一下砍掉50%。

但“周玘”也不得不面对东晋最根本的问题——吃饭问题!

如果“王导”做的是错的,“王敦”做的也是错的,还有什么业务能做呢?现在剩下的选择可不多了。

“周玘”在多方权衡后,不得不暂时接受了“定制公募基金”业务。好在公募产品透明度高,规范性强,而定制公募的客户,又是实力雄厚,从没出过事的银行。料想无碍。况且这只是权宜之计,“周玘”还有更长远的谋划:一是发展“指数基金”,根据“南方士族”的经验,被动型产品才是发展方向,“流民帅”是又贵又靠不住的;二是建武十八年,天象大变,“南方士族”的持股比例已经可以升至51%了,且三年后不再设限。也就是说,未来“南方士族”可以真正执掌东晋了!

可两条路走得都不顺利。一方面,公司虽然接连发行了几只指数基金,但规模太小,机构根本买不进来。赚吆喝不赚钱。另一方面,“北方贵族”虽然此时也愿意出售股份了,可要价甚高,“南方士族”看着仍在赔钱的东晋,犹豫不决。正在拉锯中,定制公募基金踩雷了!

建武十八年,是违约爆发之年!

“周玘”本想着,买入违约债券的指令是客户自己下的,东晋不过是代为执行而已,无甚错处。可谁料客户家也刚江山易主,新官不理旧账,要坚决追究基金公司入库不严,信评不利之责!东晋百口莫辩。且公募产品藏不住消息,一只基金踩雷,百姓们不明就里,疯狂挤兑所有产品!

“周玘”的心一瞬间凉了!

接掌“周玘”代相之位的,是从公司底层,一路爬上来的“桓温”。“桓温”干过投研,跑过市场,经历过东晋每一次风控波折。
他想,这个国家,我一定可以搞好!

然而,建武十九年,银行子公司纷纷成立。

建武二十年三月,保险资管可以对个人投资者发售。

建武二十年四月一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提前取消,一批经验丰富,资金雄厚,虎视眈眈的海外竞争者,已在门外列队,等候入场。

江湖上甚至传说,公募基金最后的法宝——免税金牌,有可能取消。

“桓温”的路,依旧不好走啊……

  • 特别声明:本文由 股票学习网 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文章链接:https://www.gupjy.com/14423.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