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新股大面积破发

2020-07-2822:34:01 发表评论 1,526 views

昨天,被“吹嘘”了很久的精选层正式开板,32支精选层个股同时上市,结果翻车。截至收盘,该板块32股收盘有10只上涨,N同享涨55.4%表现最佳;21只下跌,N流金等4股跌超20%。这一表现远弱于科创板首日开板、创业板首日开板的表现。

1、精选层没有打新神话

之所以说它翻车,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实与预期差距太大。在此前的媒体宣传中,精选层几乎是被当做“第二个科创板”进行对标的,认为股价表现会跟科创板创立之初类似。

因为同时上市32支新股,且打新不采取抽签,而是采取类似“按需分配”的原则进行配股,理论上只要打新就人人有份,于是有媒体称之为“打新盛宴”。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要参与新三板精选层的打新,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可惜,现实总是比理想残酷,精选层首日的表现并没有市场所期望的那么火爆。不论是新股涨幅还是交易的活跃程度,都远低于科创板,更是比不上创业板。

2、破发才是常态

今天重点聊聊“破发”这件事。在A股的历史中,绝大多数时间里新股都是开盘暴涨的,以至于股民认为新股暴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破发”于是成为了一件反常的事。

但从全球的视角出发,A股新股暴涨的现象才是反常的,破发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或者这么说,对于协助企业上市的IPO承销商而言,精准定价是基本功,最佳的定价是新股上市后围绕着IPO定价小幅波动。

如果一个企业上市后,出现了大涨或大跌,都说明承销商能力不足。这是什么意思呢?

3、什么是合理的IPO定价

先说说股票融资的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企业通过IPO,在市场上让渡一些股权,换取一些资金。

那么对于一个协助企业上市的证券承销商而言,他们在市场上就是一个中介的角色,沟通企业与投资者,一方面,要求协助企业用最少的股权换取最多的资金,另一方面,要求定价合理,让投资者能够享受到企业成长的收益。

如果企业上市后股价立刻大涨,说明股价定低了,企业吃了大亏。比如某个企业,希望融资1个亿,这个时候券商说需要让渡20%的股权才能在市场融资1个亿。结果上市后股价涨了10倍,投资者高兴坏了。

这个时候,企业就亏大了,因为企业的目的是融资1个亿,付出了20%的股权作为代价。而这20%的股权,在市场上值10个亿,原本企业需要融资1个亿,如果按照市场估值,只需要付出2%的股权即可。

也就是说,企业损失了18%的股权,或者浪费了9个亿。这些损耗就是因为券商定价失误而导致的。

如果企业上市后股价立刻大跌,说明股价定高了,企业会非常高兴,但是投资者肯定会“骂娘”。

整个逻辑跟股价大涨正好相反,券商这次坑的是投资者。投资者花了更多的钱买了“不值钱”的股权。

这两种结果,都会直接影响承销商的信誉。如果总是定价过低导致新股暴涨,那么以后企业就不会再找这家承销商了,因为会损失股权。如果总是定价过高导致新股暴跌,那么以后投资者就不愿意买这家承销商代理的企业了,这样企业就无法从市场融资。

所以,成熟市场的新股通常都会在IPO价格附近震荡,不会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形。

4、会破发的市场更健康

当然,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一方面股票“供不应求”,既然新股那么受欢迎,我觉得监管层每天上十几二十个新股问题不大。另一方面,新股定价和新股上市的交易规则非常不完善,导致市场无法合理定价。

但是,经过了科创板的实验,还有未来创业板的改革,上市首日就基本能完成市场定价。如果监管层能进一步放开IPO定价,回归市场主导,那么将来新股破发将会成为常态,整个市场环境也会更加健康。

  • 特别声明:本文由 股票学习网 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文章链接:https://www.gupjy.com/1745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