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市场为什么很难保持平和心态

2020-08-2715:05:22 发表评论 787 views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个现象:修行之人,一般都在人迹罕至的清净之地,很少在热闹繁华的中心地带,为什么?

因为欲望。

一般宗教,都有戒律:守贫,守贞,不要在乎外在物质以及身体享受。

找一个清净之地,眼不见,可以降低欲望,保持无欲无求的心态。

那么,在热闹之地,就一定不能保持平和心态吗?不是不能,而是很难。

面对富丽堂皇的花花世界,人都会比,会刺激人争强好胜的攀比心理,还有各种利益纷争。

可以说,越是物欲横流的地方,越是很难保持平和心态,所以,修行之人大多躲去了深山老林。

那么,大家就知道为什么投机市场很难保持平和的心态了,因为这个市场直接和金钱挂钩,行情起伏,就是金钱多少,试问:世间又有几个人能不在乎钱呢?

投机市场就是赤裸裸的名利场。古人说:财白动人心,面对金钱,谁能平和?

所以,投机市场很难保持平和心态,和它的行业性质有关。如果我们换个地方,比如寺院,人与人之间没有这么多利益瓜葛,情绪就不会有这么大波动,这个波动,就是压力。

那么,问题来了:寺院不赚钱啊。

能不能既赚钱,又保持一个平和心态,没有那么大压力,可以吗?

理论上也是可以的。

我们看一个人:冯道。

五代十国时期一个著名人物,历经四个朝代(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一个皇帝,当了三十多年宰相。我们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都换了那么多茬,冯道始终能屹立不倒,这也真是奇迹。

他是怎么做到的?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非常器重冯道,问他一些军国大事,冯道说:军国大事,应该由皇帝做主,我只不过是一介书生,依靠前朝掌故做事,那些事情不是我该参与的。明宗(后唐李嗣源)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也是这样对他说的。

石敬瑭对冯道非常敬佩。

那么,冯道这个人,有什么本事立足呢?

冯道喜欢读书,文章写得好,这是他的长处。五代时期,朝代帝王更换频繁,很多新上位的皇帝以前只是带兵打仗的大老粗,不熟悉中央政府如何运作,圣旨怎么写,朝会怎么开,这些不懂,冯道知道这些,就让他做这类文职工作。

不熟悉的事情,冯道不参与。

只做事,不弄权,你想啊,无论谁当皇帝,都需要这样的人吧?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干事的人,对别人没威胁,谁会跟他死乞白赖过不去呢?

冯道为什么不争呢?

李嗣源当了皇帝,想找个宰相,首先想到了冯道,他说:

冯道性纯俭,顷在德胜寨居一茅庵,与从人同器食,卧则刍藁一束,其心晏如也。及以父忧退归乡里,自耕樵采,与农夫杂处,略不以素贵介怀,真士大夫也。

李嗣源没当皇帝之前是个将军,一起和冯道在黄河边上打仗,李嗣源就发现,冯道和仆人一起吃住,丝毫没有不满意。冯道父亲死了,回家守孝,把自己俸禄拿出来分给大家,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

那时候李嗣源对冯道就非常敬佩,所以他做了皇帝,首先就让冯道做了宰相。

冯道,安贫乐道,踏踏实实做事,不争权,不夺利,这样树敌就不会太多,风险较小。

但是,身为宰相,你不招惹别人,别人也有看不惯你的时候,或者嫉妒,或许因为私仇,不是你想安生就能安生的。

朝廷是利益中枢,各种政治势力的角斗场,想置身世外,何谈容易。

工部侍郎任赞对大家说:冯道走路不能快,他要是走快了,身上一定会掉下《免园册》(可能是当时的初级读物)。讽刺冯道没有学识。冯道听了,也没说什么。有一次遇到任赞,他说:《免园册》里的文章,都是大儒们编撰的,看似浅显,其实很有深意。哪像现在的人,写些华丽的文章,一心只为求取功名。

任赞听了,非常惭愧。

还有一次,朝廷安排工作,冯道是老资格,让他做司空。司马,司空,司徒,是三公,三公是最高职位,一品。因为品级太高,朝廷很久没有这个职位了,究竟司空是干什么的,大家也说不清楚,卢文纪说:司空啊,就是扫地的。

按照最原始的说法,皇帝祭天的时候,皇帝是主祭,太尉是副祭,司马是端肉的,司空负责打扫卫生。

这是最初的工作,但是,作为最高级别的三公,谁敢说他是扫地的?这不侮辱人吗?

冯道听说后,说:扫地就扫地吧,没什么不好的。

也不反驳。

卢文纪嚷嚷了一阵子,见冯道什么也没说,自己觉得无趣,也就不好意思再说了。

这点其实非常难,位在中枢,却不争名夺利,有几个能做到?这大概也是他能够长期居于高位而不倒的原因。

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

这是大智慧。

同时代那些权倾一时的人物,郭崇韬,安重诲,苏逢吉等,最后都被灭门了,而冯道得以善终。

古人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越是是是非非的名利场,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越难。

  • 特别声明:本文由 股票学习网 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文章链接:https://www.gupjy.com/1912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