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还原巴菲特投资真相的一本书

2020-10-1121:51:32 发表评论 912 views

《奥马哈之雾》是试图还原巴菲特投资真相的一本书,值得看,值得多看几遍。

股票投资七层塔

《奥马哈之雾》的作者,把巴菲特的投资框架梳理成“七层塔”:第一层是将股票视为生意的一部分;第二层是正确对待股票价格的波动;第三层是安全边际;第四层是对“超级明星”的集中投资;第五层是选择性逆向投资;第六层是有所不为;第七层是低摩擦成本下的复利追求。

如果要我来用一座建筑物来描述巴菲特的投资框架,我不会用“七层塔”来描述,我会把“将股票视为生意的一部分”作为这座建筑的地基,把"正确对待股市的波动","正确的为上市公司定价",以及“能力圈”作为建筑物承重的三大支柱。剩下的安全边际、逆向投资、对“超级明星”的集中投资和低摩擦成本的复利追求作为建筑物的主体和修饰。

我非常在意表达的准确性,以及要点的结构性。比如,前面的文章提到的,公司分析的“2+3框架”,它虽然来自于教科书,但是我利用自己的理解,将其结构化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结构化代表着我们对事物认知的深化。

地上走,空中飞和水里游

《奥马哈之雾》的作者用“地上走”、“空中飞”和“水里游”三种运动形态比喻三类投资者,应该说是非常的形象准确。

先来看第一类,地上走的投资群体,即以巴菲特为代表的少数“企业投资人”。这些人的行为特质是将手中的股票视为公司的权益凭证,而非交易凭证;在目标选择上有一套严格的内在价值投资标准,而非价格趋势标准;在投资策略上,更倾向于集中持有和长期投资;在对投资效果的检验和评估上更像是一个企业经营者或所有者。

作者在书中说到,由于这类投资者保持了股票投资的原生态模式,因此称之为“地上走”。我看到这里不由得哑然失笑。实际上正是因为原生态的股票投资太难,所以才演化出大量的和股票投资相关的职业:券商首席经济学家,券商研究院院长,首席策略师,行业研究员,分析师,基金经理,投资顾问,下单员,交易员等等很多细分的岗位。

再来看第二类,空中飞的投资群体,这个群体涵盖了约90%以上的职业和业余投资人。其行为特质主要是将手中的股票首先看作交易凭证,而不是权益凭证;在目标选择上主要基于股票价格的短期变化而非长期经营成果;在投资策略上主要表现为短期投资和波段操作;在对投资效果的检验和评估上主要看买入后股票价格的短期表现。

作者在书中说到,由于这类行为模式几乎割裂了股票投资和企业经营状态的联系,而将其“升华”为一个几乎完全独立的系统,因此称为“空中飞”。看到这里我真的是忍俊不禁,不如说这种模式是空中楼阁,哈哈!

再来看第三类,水里游的投资群体,这个群体以依照现代投资理论进行投资操作为主。在这群人身上,股票投资已经演变成一场在另一个空间里进行的另外一场游戏。他们有着和传统股票理论完全不同的风险观和收益观,有着完全不同的市场理念和投资哲学。如果打开这些人的投资笔记,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营业收入、利润边际、权益回报、资本支出、债务杠杆、经营前景,而是有效前沿、贝塔值、协方差、标准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等等。

作者进一步说到,由于这类投资者的运行模式看起来既不像地上走的,也不像空中飞的,因此称之为水里游的。哈哈哈!最后,作者从有效投资组合、风险度量、有效市场和分散投资四个角度谈论了他们对三种投资模式的看法,非常有参考和启发意义,建议大家认真阅读并仔细思考。

实际上,大家可以从三类投资者的描述中大概可以知道巴菲特代表着传统的原生态的股票投资方式,而大量的个人投资者和部分的职业投资人玩的是空中楼阁式的空中飞的模式,第三类是有些机构走偏了,是浅层次的价值投资,因此他们的收益率也无法长久的保持优秀。

三面佛巴菲特

在阅读《奥马哈之雾》这本书之前,我最近几年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倾向:要想做好投资,必须要向企业家看齐、对齐。什么意思?既要有老板的意识,又要有经营者的意识,同时还要能够专注投资。

换句话来说,就是把自己定位为老板,把股票投资当生意来做,把资产配置当作事业来经营。把自己从散户的角色从业余从投资者转换为专业投资者,从专业投资者转换为投资公司的老板。只有这样做,才能持续的进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而书中第308页,作者正是这么说的:巴菲特从很早的时候就同时身兼三种角色,投资者、经营者和所有者。作者把兼具三种角色的巴菲特称为三面佛巴菲特。我看到之后,非常震撼;之前从巴菲特的语言里面只听过他说既是成功的商人,又是成功的投资者。

这本书印证了我从投资实践中的得出的规律和认知。如果你做不到三面佛的特征,你可能永远都学不会巴菲特。

几段精彩的话

市场上有这样一个悖论:当“笨钱”了解到自己的局限之后,它也就不会再苯下去了。(巴菲特1993年致股东信)这段话,我深有体会,当我发现自己没有能力跑赢沪深300指数的时候,不如配置沪深300ETF,或者沪深300十大权重股来跟踪沪深300指数,然后从自己能力圈里面再努力的获取超额收益,这就是我最近两年的深刻反思。

同样的,我看到第一财经有个嘉宾叫杨晓磊,过去几年跟踪周期股的高频数据,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也是很下功夫的。但经过最近几年的市场洗礼,反而变得谦虚起来,开始通过配置各种基金来获取收益了。

我们靠着在喜诗糖果身上所学的东西,在别的股票投资上又赚了很多的钱。(巴菲特1991年致股东信)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巴菲特强大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我产生了巨大的共鸣——因为我在上市公司的企业家身上也看到了非常优秀的品质。

董明珠2010年在第一财经做节目,一场节目看下来我就被她征服了,我得出结论:董明珠不仅仅是个企业家,还是个思想家。过去几年,我在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的身上看到了非常强大的企业家精神,尤其是大无畏的拼搏精神,科伦的川宁项目已经七八年过去了,但是至今再去看川宁奋战的视频,仍然是振奋人心。

如果你去做股票投资,都是看什么技术分析,你怎么会有机会领悟一个企业家的胸怀和才干?你也没有机会和优秀的企业家一起变得更加优秀,反而可能会变得和股评师一样平庸。

在那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努力寻找便宜的货色,不幸的是真的就被我找到了。我在这些诸如农具机械制造、三流百货公司与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工厂身上,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巴菲特1987年致股东信)

这是巴菲特在反思自己捡烟蒂的投资模式,哈哈。后来巴菲特在费雪和查理·芒格的影响下,逐渐进化到成长股、超级明星股的投资上来。投资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巴菲特如此,我们也是如此。

其他的思考

《奥马哈之雾》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我能够看懂的,但是也有表面上能看懂,实际上不一定懂的知识。比如书中提到的行为边界和投资边界,这一点儿我理解的还不够深刻,我只知道能力圈原则,没有进一步的细化到行为边界和投资边界的程度。

再比如,书中提到巴菲特的一句话:在没有读完12遍《证券分析》(格雷厄姆、多德著)之前,我不会买入任何一只股票。说实在话,《证券分析》这本书我一遍都没有看完过,翻了之后,总感觉太专业,看不进去。这门功课一定要补上!

当然,书中还有一个名词,叫透视盈余,我是看的半懂非懂的,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搞明白的,哈哈。有看懂的朋友,也欢迎留言交流!

作者在书中说,如果想要研究明白巴菲特,最好去看巴菲特每年的致股东信,次优的选择是看《奥马哈之雾》,我觉得这本书对巴菲特注释的比较到位,希望大家能够多看几遍。

  • 特别声明:本文由 股票学习网 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文章链接:https://www.gupjy.com/20519.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