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梳理不改长期逻辑

2022-01-0608:23:43 发表评论 850 views

进入2022年后,A股市场整体表现的都比较疲软,医药、互联网板块因受到负面消息影响,股价一直在被锤,但反复梳理后,行业遭遇的利空并不改长期逻辑,只是影响了股价的短期走势,而股价短期的大跌反倒让长期回报空间变的更大了。

今天正好有朋友给我转了一篇翻译《比尔·米勒投资之道》的王冠亚分享的“2017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巴菲特答投资者问”,我觉得现在正是时候看:

在2017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有股东提问:“伯克希尔重仓投资的几家公司都出现了负面新闻。富国银行的账户造假,美国运通(AXP)被Costco抛弃,可口可乐(KO)面临苏打汽水饮用量下降的问题。伯克希尔长期持有这些股票的理由是否仍然成立?”

巴菲特回答说:“我们在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富国银行上的投资总额,加在一起有上千亿美元。这些公司都面临竞争,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判断的是,一家公司的产品、管理层是否足够出色,能够击败竞争对手。”

在我看来,投资中的重要一环,固然是识别和防范风险。但往往被忽视的一点是,对某些负面信息,也要保持一定的“钝感力”。

诚如巴菲特所言,没有哪家公司是不面临竞争的,也没有哪家公司是没有负面消息的。关键是如何解析这些“利空”,这些“利空”是否真实地对企业竞争力构成伤害。

从后视镜里看,我们现在翻开任何一家优质企业的历史信息,都可以发现一堆的负面消息。比如2021年的腾讯控股,至少就面临着反垄断、取消税收优惠、投资放缓等多重“利空”。如果过于敏感,则很容易在其低估的时候放弃手里的筹码,这无疑会是以后巨大的损失。区分所谓的“利空”是否真实,以及是否会对企业造成长期伤害,是投资的关键之一。

还有医药板块,中国即将面临全面老龄化时代,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医疗需求,而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也会与日俱增。

目前,在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的大部分细分领域,进口占比超过70%,分子诊断、神经介入、软镜、手术机器人等细分板块,90%都由进口器械占据,过高的进口占比,都给了国产替代充足的机会。

所以在企业遭遇大利空或小利空的时候,关键还是要能区别出这个利空有没有动摇行业的长期逻辑和企业发展的根基,小利空会给我们创造绝佳的买入机会,而像教培行业这种颠覆行业和企业的大利空,才是真正我们要完全回避的。

  • 特别声明:本文由 股票学习网 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文章链接:https://www.gupjy.com/24128.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