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

2019-11-2611:07:33 发表评论 1,715 views

从小学五年级拿着父亲的身份证去开户到现在已有18年A股和5年美股股龄。因为家里很多亲戚都炒股,所以小时候经常看股市报刊杂志和电视上的股评节目,对股票这个充满了数字、图形又能赚钱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学习一些股市的基本概念和K线、技术分析的方法开始,我的投资知识和观念随着年龄增长和见识的增加不断扩充和更新,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学习到了正规的金融财务知识和价值投资的观点,以及来美国后深入了解了指数基金和ETF的优势,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投资理念。

投资路线也经历了封闭式基金 -> 技术分析选股 -> 宝钢中石化等大型蓝筹股 -> 投资优质成长公司 -> 指数基金“佛系”定投的转变,多年以来积累了一些收益,虽没有发财但也能靠投资所得买一些喜欢的东西以及支持每次回国的零花。

因为日常工作是一名模拟射频芯片工程师,工作中会追求电路和系统的优化设计,所以在投资上也经常思考投资策略是否还有可以优化的空间,一方面总结一些投资的经验,另一方面想尝试一些新的投资思路并持续跟踪其表现来验证想法,并且能有机会和其他投资者进行交流学习。

股票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从表面上看股票价格是市场上边际买家和卖家均衡的结果,反映了一种供求关系。还有一种简单的说法是股价反映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那这个预期到底是什么?从本质上,教科书和股市专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我在这里重点讨论两种,并解释这两种为什么只是思路而不是答案。

首先是现金流折现模型,核心思想就是一家公司在现在时点的价值是由未来产生的现金流(回报)和折现率决定的。折现率就是未来的钱折算成现在价值的比率。在这里我打算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个模型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以及一些常见市场现象(加息、公司盈利增长)为什么会对股票价值产生影响。

举个例子。隔壁老王开了一家餐馆,想要通过发行股票(IPO)来筹集资金,每一股应该值多少钱?老王承诺凡是购买股票的投资者,每一股可以在每年获得一块钱的分红直到地老天荒… 此时市场的无风险利率(比如银行存款利率)是1%,而投资者认为投资餐馆跟存银行相比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有2%的预期回报率才肯投资,那么根据现金流折现模型,股票价值等于 1/(1+2%) + 1/(1+2%)^2 + ... = 1/2% = 50。好,IPO以每股50元的价格完成。一年后,央行为对抗通胀,宣布加息至1.25%,这个时候投资者发现老王的餐馆只能提供0.75%的额外收益。假设投资者的预期回报没有发生变化(依然要求1%的额外收益),餐馆股票的价值就会下跌至1/(1%+1.25%) = 44.44(一个跌停板!)。

又过了一段时间,假设出于某些原因(比如市场上除了老王餐馆没有别的更高收益的投资选择了),投资者对额外收益的要求降低到了0.5%,餐馆股票的价值会上涨到 1/(0.5%+1.25%) = 57.14。又过了一段时间,因为餐馆经营状况大超预期,老王决定将分红提高到2块钱(良心公司),这时候股票价值又是多少呢?如果每年分红都提高一块钱呢?

上面老王餐馆的例子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型解释了分红、利率、预期回报、盈利增长对股票价值的影响,但也暴露了这个模型的一些缺点。善于思考的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投资者的预期回报是1%而不是1.25%或0.75%?(不要小看这0.25%,可是一个涨/跌停板的区别!)在思考题二的情境中,如果某一天老王宣布不再承诺固定的分红增长而是根据经营状况而定,又如何通过预测未来计算现在的价值?如果公司完全不分红(比如Amazon,Google),那股票的价值又是多少?在专业投资领域有更复杂的基于现金流的模型来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行学习。

第二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倍数估值法,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市盈率估值法。倍数估值法的基本公式是股价 = 基本面数据 x 倍数,基本面数据可以是每股收益、净资产、销售收入、经营现金流等等。具体到市盈率法就是:

股价 (P) = 市盈率 (PE) x 每股收益 (EPS)

每股收益由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就是基本面决定,市盈率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比如市场利率、行业特点、公司成长、投资者预期、其他相似公司市盈率等等。市盈率估值法被很多价值型投资者奉为经典,但我们可能会听到如下一些疑问:“为什么我的股票市盈率已经10倍了还在跌?”“为什么Amazon和Netflix几百倍的市盈率还在天天涨?” 如果想要使用这种方法预测未来股价,我们需要知道两个变量:PE和EPS,然后计算出:

未来股价 (P) = 未来市盈率 (PE) x 未来每股收益 (EPS)

准确预测未来EPS需要扎实的财务基础、深入了解行业和公司经营、了解宏观经济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大型投资机构会雇佣很多专业经济学家和行业分析师的原因。但即便这样,这依然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连公司自己的高管都很难做到。美国上市公司在每个季度财报中都会发布下季度指引,每个财报之前众多分析师会发布盈利预测,然而实际财报经常会有很大的出入,不然就不会有因为超过/不及预期而大涨大跌的情况了,Facebook也不会在今年7月26日发布财报后暴跌20%,一天蒸发千亿美元市值。假设某投资者有神奇的水晶球可以准确预测EPS,摆在他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难题:预测未来的PE。

还是回到新鲜的Facebook的案例,为什么季度EPS比去年同期增长32%且高于分析师预期1%,滚动(最近12个月)EPS较上季度增长7%,只是因为收入和用户数比分析师预期低了1%而跌了20%?也就是说PE在一天之间降低了25%!经常听到炒股的朋友问,为什么明明财报超出预期,股价反而跌了?猜对了财报但没有赌对方向?事情的真相可能是,虽然我们一厢情愿并且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然而市场先生并没有使用市盈率估值法,而是其他的基本面数据和对应的倍数。财报上EPS虽然好看,但市场真正关注的基本面数据发生了恶化,而对应的倍数并没有变,造成了股价的下跌。总之,虽然各种倍数估值法很难用来准确预测股价,而且公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可以帮助我们把问题分解,理解市场变化的动机,进而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发现投资的机会。Facebook一夜之间PE降低25%这是机会还是陷阱呢?

  • 特别声明:本文由 股票学习网 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文章链接:https://www.gupjy.com/757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