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与指数高低位的关系

2020-09-2817:14:32 发表评论 1,213 views

今天看了一下外围市场,除了A股和印尼有点烂泥扶不上墙,全亚洲都在反弹。成交量再创新低,我看有不少人对这种鸡肋市场开始发起了牢骚,问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

之前在文章中反复提到过9月份市场没什么可期待的,然后就是各种巴拉巴拉,目前看蒙的相对靠谱。不过对于这种结果即便蒙对指数也没什么意义,很多人账户无外乎就是少损失或不损失,赚钱是小概率事件。

另外提到了国庆后市场有几天躺着赚钱的舒服日子,会给大家一种牛市复苏的错觉,之所以称之为错觉主要是反弹可能比较短暂,持续力也不会太久。原因也好理解,节后市场流动性复苏,指数会有表现。即使表现也不会群魔乱舞,主要还是低估值的金融和可选消费表现为主,对于估值高的,也就盘中礼节性反弹意思一下。

这是我们对节后市场表现剧本设计,总体剧情是节后会有反弹,但市场持续性可能有限。

很多人挺重视成交量,毕竟成交量代表着银子和信心。究竟缩量什么时候是个头,这里有个小规律一起聊聊。

我们对比了每次指数从高点见顶到底部见底成交量的对比发现有个共同特点,市场见底的成交量往往是顶部成交量的10%-20%。

比如,07年大牛市高点平均成交量(沪市单边)为1500亿,著名的历史大底1664点成交量为300亿,是高点成交量20%。

2015年大牛市高点平均成交量约1万亿(沪市单边),2019年1月见到2440大底部成交量集中在1000-2000亿,是高点成交量10%-20%区间见底。

而历来波峰与波谷成交量之间虽然没有大顶和大底部那么明显,但也呈现出35%的规律。

比如2018年初3587高点平均成交约2600亿,2440见底平均成交约1000亿,为35%分位。

2019年初波峰高点平均成交约3500亿,年底11月平均成交恰巧1230亿左右见底。

同理今年7月份高点平均成交6000亿,简单推算见底大约为2100亿,今天成交正好在2100亿附近,也就是说指数回补缺口后基本上就见底了。所以安啦,中线看,这个位置就是底部区域,忍一忍就过来了。

是不是感觉好多了?不过指数见底后不一定就开始反弹,但至少很多个股会开始活跃,盘面上表现的会好看不少。

当然,以上大数据都是结合历史推导出来,毕竟市场是不断进化的,但至少有一点是不变的,即,市场见底的成交量大约为高点的1/3,成交量低于这个数据基本上离底部就不远了。

  • 特别声明:本文由 股票学习网 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文章链接:https://www.gupjy.com/20133.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