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有关中美股市未来的闲谈

2020-10-2216:15:27 发表评论 813 views

我认为,美股会有比较大的概率走1998年到2001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那类行情。先因危机而快速下跌,随后美联储出手,行情快速拉涨并越过前高,随后陷入震荡。这几乎是美股应对中等危机的通常反应。

同样是危机冲击,1998年是亚洲金融风暴,同样迅速宽松。过去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反复验证了一点,凡是不能摧毁美国的危机,都会重创全球其他地区。

美元是世界货币,所以美国有宽松的余地,譬如中国,如果大力度的宽松,只会在国内制造惊人的通胀(资产价格飙涨也是通胀的一个表现方面,无非是富人的通胀而已)。美国经济的韧性也不是其他小国可以媲美的,尤其是考虑到美国是一个消费国,危机对生产国的冲击往往大于消费国。

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在一个比烂的世界,美国显得鹤立鸡群,为了避险,全球资金涌入美国,推高美股和美债,这又进一步刺激了海外资金的涌入。

当然这次有所不同,首先,疫情因为川普政府的侥幸心理在美国泛滥,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类似于新冠这样的死亡率偏高的病毒,实行群体免疫很难跨过舆论关,最终结果无非如英国、瑞典,迫不得已又去实行隔离、防治。印度、拉美、非洲,这方面的舆论压力小的多,群体免疫是一个成本更低的选择。

因此,美国很难像过去那样坐看钓鱼台,哪怕危机由自己引发。所以我们看到,通常类似危机中,美元很难大跌,部分时候甚至会拉涨。

拉美债务危机时美元之所以偏弱,是因为美国是拉美主要的贷款人。

但在新冠疫情后,美元几乎义无反顾的下跌,哪怕在大量政策出台、美股连创新高后。

不仅是宽松幅度大的问题,早前我谈到过,货币实际上是以一国宏观经济为标的的股票。此次美国政府对疫情的应对是极度失败的,从风暴边缘进入了风暴眼。

其次,美国此次的宽松力度几乎开始动摇美元信用的基础,作为世界货币,美联储是不可能实行负利率的,联储后续宽松的余地比想象的小很多。

最后,疫情和经济、金融危机不同,它会有反复,甚至疫情的二次爆发往往比第一次更加猛烈,不管是1917年爆发的西班牙大流感(实际上为美国一战士兵传入欧洲,西班牙骑墙旁观一战,所以病毒只能是西班牙大流感),还是2018年爆发的中国非洲猪瘟,皆是如此。

且在秋冬季的病毒,和夏季远不是一个强度,如果前者比作猛虎的话,后者最多是猫。

因此,此次美股才会表现出下跌幅度高于过往,反弹力度也强于过往的特征,可以预见的是,美股随后的“震荡”幅度,也会大的惊人,这是股票投资者应该警惕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不拿1998-2001年纳斯达克对比,是因为互联网科技,在现在已经不是新科技了,类似于1929年前的汽车、内燃机,在1917年或许是新科技,十年后已然大致成熟。

现在的新科技是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5G、生物科技等等,电动车算不上新科技,其更类似于燃油车的竞争者。暂时还没有发现由上述科技引发的如1992-2001年的互联网科技浪潮。

最近看牛中国A股的人很多,实际上我也长期看好,但会有一些不一样。

首先是题材,经过对美国过去一百多年走势的复盘,我发现美股呈现一个极其明显的轮换特征。即在一个中周期的前半程,传统股票强于科技,下半段则科技强于股票。

对应的宏观经济,也是前半段强于后半段,所以商品的流畅牛市往往出现在前半段,而前半段的顶点附近往往是后半段的顶点。

不能比较绝对幅度,因为标普500的股票更加成熟,波动天然小于纳斯达克,更多是相对的比较。对一只基金来说,最大回撤幅度是固定的,标普500可以满仓的情况,纳斯达克也许只能持仓七成,如果在一个中周期的前半段,绝对前者的收益更高。

一个中周期20年左右,最近两个中周期,前半段皆是传统股票强于科技股,后半段皆是科技股强于传统股票。哪怕是1982-1991年慢牛,纳斯达克整体为震荡微涨,标准普尔是震荡上升。二者强弱轮替,两不相见。

原因不难理解,科技股普遍估值偏高,炒作到科技股,往往是市面上乏善可陈,流动性开始溢出到高估值的科技股。情况类似于白银,一旦白银飙涨,就意味着流动性泛滥了,已经到了一个中周期的后半部分。

所以美股当前的科技股浪潮,实际上已经是一个阶段的尾声,A股也是如此。

市场中有太多显而易见的运行逻辑,只是很少有人跨越五十年去思考。

就国内而言,我个人觉得,中国下一个中周期,经济增长会比同阶段日本和韩国慢的多。

复盘过去百年历史即可知,一个国家跨入中等收入,首先做好的,是形成有竞争力的供给能力。类似于拉美和印度在六七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实行的进口替代政策是不可行的,因为进口替代下的企业缺乏竞争力,最终留下的不过是一地鸡毛与若干遗珠。要形成有竞争力的供给能力,中日韩三国的“东亚模式”方为正道,即实行出口激励,逐步放松保护关税。

从中等收入跨入发达国家,尤其是对体量较大的国家,核心是形成先进的消费能力,包含服务和商品。

如果第一阶段出现财富分配严重失衡的情况,或者消费能力被地产之类拿走,导致消费能力差,不能形成先进的消费,经济发展会在第二阶段快速过失速,哪怕上一阶段经济增长很快,严重者甚至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如第一阶段也没做好的拉美各国。

中国当下的收入分配差距很大,但不在阶层贫富,而在地区差异,于是总体呈现一种财富分配严重失衡的状况。消费能力又被地产拿走了很大一部分。国家提出双循环,不仅是应对逆全球化和疫情危机的需要,也是为了后续的发展而不得不为。

所以不能拿日本股市在80年代的表现来推理中国股市在未来十年的表现。如果有日本在1960年代末的魄力,而不是推起来房地产,略有可惜。

我们的老龄化又来得早,最多10-20年就会进入深度老龄化,而且格外汹涌。所以,大概率我们要做一个时间很长的高收入门槛外的国家。我们的GDP也很难大幅超越美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更多与美国并驾齐驱。换句话说,21世纪不会进入中国世纪,而是中美二人转的世纪。

  • 特别声明:本文由 股票学习网 整理发布,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炒股需谨慎!
  • 文章链接:https://www.gupjy.com/21043.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