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堂的前身是王家的祖宅,离现在最近的三个主人分别是王德昆、王秀美、王武文,因为地处村庄核心地段,西侧邻近原先的龙华庵以及后来的学校、戏台,加之祖孙三代皆热情、随和、好客,所以一直是村里最热闹的人家。
王家三代,口碑甚好,一直为村人称道。村民每每来坐,必定有开水、香烟招待。过去,家里桌上的水烟台常常排成一溜、供人使用,足见这家人的好客之道。
以前学生们课间休息感到口渴时,也常来王家水缸边取一瓢饮,家人必定笑脸相迎,这家人的热情、随和可见一斑。
吉庄曾是农业合作化的典型,常有演出,逢年过节其他村的村民也赶来看戏,王家得靠近戏台之利。有一次王德昆老先生在广场上与一陌生人相谈甚欢,于是邀请到家中吃饭,家人问是谁,他说是表噶,饭后家人再问是哪个表噶,德昆老先生只得说不知道。哈哈,此事后来传为笑谈、美谈!
在王家西边的龙华庵历经约半个世纪的萎缩,只剩下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乩坛一间,已经被立为文保单位,村人都有改善的意愿,于是我出资拆掉王家后面的张家准备在龙华庵前面增建一进,但是因为村干部反对未能如愿。按照民间传统,我自觉坏了王家风水(因为拆了张家,王家就四面环路了),于是请人前去沟通协调,最终达成和平友好的转让协议。转眼间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
常遇村人反复关心询问,加之经过四年、历经多轮方案比较我也思考停当,于是春节前后着手谋划春晖堂建设,王家也主动搬到附近的新家居住,一切操作如行云流水、坚决不伤和气。
昨日路过王家新居,看到王武文老先生又在烧开水,看着那排列整齐的十一个开水瓶,我想王家一定是在延续自己的好客之道。
更进一步,作为春晖堂的主人,我也必须继承王家的优良传统,让春晖堂发挥自己微薄的作用,为八方客提供驻足之所。